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EMBA院校 > 中欧商学院EMBA

中欧EMBA08级上海班、深圳班举行毕业典礼

EMBA招生网    www.embaon.com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5日    来源:

   9月24日,中欧EMBA2008级上海班、深圳班毕业典礼上海盛大举行。这一天,天公作美,前两天还沥沥下着雨,这天就放了晴。阳光洒在中欧校园青绿的草坪上、洒在搭建的白色帐篷上,灿烂一如此刻大家的心情。
  中欧EMBA2008级上海班、深圳班的450名毕业生再次齐聚美丽的校园。典礼正式开始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兴奋和雀跃,在背景板前合影留念,笑容满面地穿上学位服、戴上学位帽,互相拍打着、高声招呼着。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在人群中奔跑着,高举着手中的彩色气球。
  转眼间,已经一起走过了两年。
  “后EMBA”课题:领导者的责任
  下午两点半,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欧盟盟歌,毕业典礼正式开始。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执行院长朱晓明教授,副院长、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副教务长许定波教授,副教务长、EMBA课程主任陈杰平教授,副教务长梁能教授,校友关系事务部主任王庆江,EMBA课程副主任赵筱蕾、EMBA课程副主任赖卫东出席典礼,一同分享EMBA2008级的欢乐。陈杰平教授主持了典礼。
  朱晓明院长在典礼致辞中对同学们的顺利毕业表达了祝贺之情,他表示,在中欧一起走过的日子会成为大家生命中最不可复制的一段经历。“热切希望各位同学铭记中欧校训,珍惜中欧品牌,带着比商业成功更高的追求,努力建设一个持续发展、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的世纪强国,成为一名因创造财富和幸福而深受尊重的企业家和领导者。”
  深受同学们欢迎的管理学教授忻榕教授则“问”了大家几个问题:当房子越来越大时,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是否越来越远?当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妻子越来越美丽、孩子出生长大,是否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关爱?当车子换了一辆又一辆,是否还记得少年的激情和梦想?当资产不断增加、银行的帐户数字不断增大,是否想过怎样才能拥有一个更有意义的生活和人生?最后,她给同学们提出了“后EMBA”的最大课题:承担领导者的责任,用激情实施,用勇气在困境中做出艰难的选择,永远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想起中欧,我们会有家园的思念
  这是一段修炼心灵的旅程,这是一股改变世界的力量,这是一段关于中欧的情缘,我们永远在一起。
  EMBA2001级校友、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旭宁到场祝贺,他风趣地说:“我01年入学时,九阳只有一个多亿,今年差不多50多个亿,增长了40多倍,这比中欧的学费增长快了很多,当年的10几万的学费现在也赚回来了。”他还真诚分享了中欧EMBA学习对九阳的营销与创新起到的促进作用。
  随后,两位毕业生代表分别发表感言。深圳班姜欣说:“今天我们就要毕业了,我们会很想念教授,想念学校,想念痛并快乐的时光。未来的日子里,想起中欧我们会有家园的思念。今天,我们将从这里再次启程,作为中欧一份子,我们做好企业和事业之外,将对他人、对国家和民族都富有更多的责任。”上海6班的程颖表示:“感谢中欧给每一个人的明天创造了更多可能”,同时也感谢中欧的教授、班主任和员工的辛勤付出。
  在这里,我们共同成长
  在颁奖环节,许小年教授获得“2010年度中欧教学名师奖”,余方、梁能、许斌、张逸民教授获得“2010年度中欧教学优秀奖”。张亚平、蒋海涛两位校友荣获“2010年度EMBA优秀面试官奖”。
  上海6班和班长焦胜囊获“2008级善为奖”团体奖和个人奖。中欧一直希望自己的学员,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巨大的积极力量。为了表彰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中欧EMBA学员,从2008 年起专门设立了中欧EMBA善为奖。中欧EMBA善为奖代表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对EMBA学员在公益事业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的最高认可,也是对中欧学员进一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号召。
  2008级上海6班,他们在汶川地震,云南旱灾等重大灾难中伸出援手,贡献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把中欧人的公益心落实到实处,有始有终,承担每一项细小但不可缺少的工作。而6班班长焦胜作为公益慈善的发起者和核心领导者,项目管理出色,细节执行完善,在行动中身体力行,勇于担当,真正把公益活动作为一所心灵成长的学校,实现了他的格言“慈善、公益是用心做出来的”。
  另外,林俊豪、王海荣、张爱民、蔡昱晨、冯雪飞、王力为、冯胜昔、李波、吴晓红、姜欣、吴昊、徐长远、杨赤忠、周磊、朱卉、孙欣蕾、万涛、郭宁宁、苏桂珍、张玲20位学员获得“2008级EMBA优秀毕业生奖”。
  张维炯教授主持了传统的拨穗仪式。同学们齐齐从座位上站起、共同把帽穗从右拨到左的那一刻,象征着他们在亲友、老师的见证下,正式从中欧EMBA毕业了,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将进入新的阶段、肩负更重的社会责任。最后,朱晓明教授、张维炯教授、许定波教授和梁能教授还为毕业生们一一颁发学位证书。首届非洲加纳EMBA班也特地赶来列席了毕业典礼。
  典礼结束之后,大家意犹未尽地走到校园的草坪上,这时天边已是一抹淡淡的晚霞,一如此刻淡淡的情愫。相聚、告别,在四提琴的低声合奏中,此刻难分难舍。在告别之后再启程,中欧将是心中那个共同的家园。
  媒体采访:共话中欧两年
  典礼当日,共有10余家媒体前来报道。在典礼开始之前,他们对朱晓明院长、陈杰平教授、丁远教授,以及五位2008级EMBA毕业学员代表进行了采访,其中包括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黄小文,江苏汉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焦胜,江西汪氏蜜蜂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汪玲,上海市热风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鑫,原任法国ARCHOS(爱可视)亚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亚玲。
  黄小文:“以前也很努力工作,很想把企业管好,管也是管得不错,基本上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但是最后感觉很累,你在的时候很多事跟着你的想法往前走,但是当你不在的时候,公司又回到从前,又得重新走,我觉得这样管理公司很吃力。后来通过中欧,我知道应该从人性的方面去管理,利用人性的特点;第二,知道了奖励太多以后人就会麻痹,所以要从管理上去抓;第三,学到了人才的培养。”
  焦胜:“在中欧我确定了一个新的关于人生的价值,我们在中欧讲的是此岸和彼岸的关系,在此岸的混沌之中如何到彼岸去遥望天空。”“在做慈善公益活动过程中,大家一开始的时候是帮助别人,如果你用心去做,你心里会有一种真正的快乐。做慈善是快乐的,你只要用心做了,你走进去,你去感受它,那种快乐是从心里发出来的。”
  汪玲:“在这个年代,我们同学在一起, 08二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陈鑫:“到了中欧这个大湖里面,清晰地认识自己到底是几斤几两,在什么位置,在什么状况,这个更清晰了。”
  张亚玲:“中欧把我们当成真正的学生。大家可能带着不同的光环进入学校,但是进来之后很快就知道我们是学生,这一点中欧的魔力挺大的。因为大家都来自不同的领域,多大公司的总裁都有,大家来到这里都放下了自己的身份。”
  有些带走了,有些会留下,有些将改变:
  有些却在那里静候我们再来
  校园的每一寸都有无处不在的思念
  牵挂我的老师是否迎来新生?
  我喜欢的教室是否座位满满?
  掌心里长满了长长的线
  一头在这里
  一头在心间
  我一定常回家看看
  中欧,这次,我们再见不离别

发布者:caiji

来源:EMBA招生信息网本页网址:http://www.embaon.com/zhongou/53145.html

  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EMBA招生网 2010-2021 沪ICP备13002341号-17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6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