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9日上午,以“中欧企业社会责任比较观:挑战与出路”为主题的第三届中欧社会论坛“企业社会责任主题(金桥)论坛”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园举行。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执行院长朱晓明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词的其他嘉宾有:中国新闻社社长刘北宪、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部部长刘继臣、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局副局长楚序平、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金桥集团总经理俞标、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法国EESC主席埃弗娜●比世诺、世界经济责任论坛主席、法国前部长菲利普●瓦瑟尔、法国外交部生物伦理及企业社会责任大使米歇尔●杜山等。
本届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上海金桥(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真诚的对话
欧洲,是中国重要合的作伙伴,双方不仅在经贸领域有着巨大的互补性,同时作为东西文化的发源地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引人注目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欧之间的经贸合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相关交流活动日趋频繁。
朱院长在发言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执行院长朱晓明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我院积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各项努力,包括在中国商学院中首家开设商业伦理课程、举办高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和圆桌会议、成立欧中企业领导力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积极发动校友参与汶川玉树救灾、募捐、重建希望小学等各项公益活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欧洲,是商业伦理的发源地。通过今天的对话,中国企业家可以借鉴欧洲的成功方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商业伦理体系,实现与全球市场的兼容对接。”
中欧社会论坛创始人卡蓝默用一个比喻来描述中欧关系:“过去,中欧是不同楼层的两个住户,虽相处和睦,但彼此之间的了解并不多。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中欧成了一个需要应对诸多共同挑战的‘合租户’,因此,对话与沟通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真诚对话是中欧达成协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中国与欧洲社会之间具有创意的对话进程,中欧社会论坛是在中国和欧洲社会间展开深层接触的一种尝试。中国新闻社社长刘北宪评价说:“本次论坛开启了中国和欧洲全方位的‘责任对话’。加深了中国和欧洲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相互理解。本届论坛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将改变中欧企业的思维定势,创造更多、更具价值的责任战略。”
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法国EESC主席指出:“本次论坛将加强中欧之间的沟通,促进两个社会广泛而持续的理解。来宾们在思想的交锋中达成共识,探索真正适合中欧各自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论坛开幕后,100余位来自中国和欧洲的学术权威、政府领导、公共组织带头人、企业分成讨论小组,就“企业责任?跨国经营中的冲突与规范”、“企业志愿服务与利益相关者参与”、“劳资和谐、劳动保护--社会责任的倡议”等七大议题建言献策,展开了精彩对话,分享了实践中的创新,提出了未来规划与愿景。
来自中国和欧洲的代表表示,尽管中欧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历史背景、价值观念,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只要尊重世界的多样性,致力于发展共同利益,就能发现广阔合作空间。
共同的责任
在本次论坛上,中国传承至今的儒商文化和济世精神,与源于希腊文明和契约济世的“企业公民”理念,在责任的旗帜下碰撞交融。
欧洲是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重要理念发源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强调企业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思维,转型为关注人的价值,为消费者、环境、职业健康、社会公益做出多方面贡献。经过多年蓬勃发展,欧洲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责任体系。
相比欧洲,中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儒家将企业社会责任论述为义与礼的问题,认为“礼以行义,义以生利”。这些“以义制利、诚信为本”的儒商义利观与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不无相通之处,深深渗透至中国近代商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至今仍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者所推崇。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认为:“加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本土化研究和实践,不仅有助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而且,对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法国外交部生物伦理及企业社会责任大使米歇尔●杜山表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开放动态的概念,不同角色发挥作用是基于各自文化背景和管理传统。
刘北宪认为,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重点。虽然中国的社会责任内涵与外延与西方模式有所不同。
朱院长和参会嘉宾合影
当前,金融危机刚刚消散,气候变化的挑战迎面而来。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瓶颈、能源短缺、商业伦理、产品质量、劳资关系等问题困扰着中国企业。“事实上,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之本,是增强企业凝聚力、价值提升的内在动力。”上海金桥集团总经理俞标说,他认为,金桥开发区二十年的发展和成功,是不断推进和实践社会责任的结果。
作为中欧间展开企业社会责任深层接触的一种尝试,中欧双方的思想碰撞必将形成愈加广泛的责任共鸣,这有助于中欧共建一个多元和谐的世界共同体,携手应对人类社会大变迁中面临的共同挑战。
发布者:caiji
来源:EMBA招生信息网本页网址:http://www.embaon.com/zhongou/43827.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