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石化厅里,隆重的EMBA2011级春季班开学典礼迎来了12个国家的近四百名企业家、政企高管齐聚一堂,共同记忆这一人生中特殊的时刻。整个开学典礼着力倡导中欧一直以来提倡的社会责任,并为云南地震、日本地震现场募捐。
今年春季班包括6个班级,其中包括1个国际班;将分别在上海校园、北京校园以及深圳代表处上课。
学员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他们中有“60后”,有“70后”,也有“80后”;他们有政府的一把手、企业的创始人、媒体的老总,也有优秀的高层管理人员。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历,让接下来两年的紧张学习充满了对实现梦想和收获价值的期待。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等出席典礼并致辞;典礼由中欧副教务长、EMBA课程主任陈杰平教授主持。
首先,张维炯教授致欢迎辞。他表示,今天是值得庆贺的日子,近四百名新学员加入中欧,使原来已经有1万多人规模的中欧人队伍又增加了新鲜血液。“我们欣喜地看到,那么好的学员、优秀的商业精英,将通过中欧的这一学习平台,逐步成为经济全球化中中国企业的领军人物,成为担负起社会责任的中坚力量。”他还引用了爱因斯坦的名言“评估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为社会做了什么,而不是他向社会索取了什么”,希望新生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仅从中欧获得最大的学习效应,也要共同承担起建设、维护和提高中欧品牌的责任,大家一起来建设一个共同繁荣富强、诚实守信的社会。
忻榕教授代表全体中欧教授发言,她也强调同学们应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的领路人。“作为社会精英的你们,会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支持,也拥有着更多的资源和信息,这意味着你们会比其他的人对社会产生更多的影响力,所以你们要勇于承担、担当社会的责任。”
EMBA2010级学友代表、大连兆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姚伟国表示,中欧是一个让人改变的地方;每个EMBA班级都在积极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公益内容,很多在毕业后依然坚持,公益项目成为建设终身班级的平台。“一个个卓有成效的公益项目,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中欧人大爱无疆;对我们来说也许并不是丰厚的物质财富,却能给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们带去欢颜。”
汉彬洲咨询公司全球董事兼首席代表Michael ADICK代表EMBA2011级国际班新生发言:“加入中欧,第一希望跻身精英之列;第二把我的实践理论化;第三希望能够回馈社会,并在这个平台上结交终身受用的朋友。”
莱茵达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曾在去年被评为“首届十大新锐浙商”之一的陶椿则作为中文班新生代表与大家分享她的人生规划:“在我20岁的时候希望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在30岁的时候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到40岁了我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再过10年当我到50岁的时候,我希望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企业公民。我相信今天加入中欧,对于在座的每一位立志成为中国商业经济领袖的同仁们来说都是一个里程碑。”
发布者:caiji
来源:EMBA招生信息网本页网址:http://www.embaon.com/zhongou/42936.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