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EMBA院校 > 中欧商学院EMBA

中欧两大知名教授共同把脉“没有温度的高烧”

EMBA招生网    www.embaon.com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5日    来源:

    


日前在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举行的“中国 2004 : 政策分析与经济展望 ”高峰报告会上, 中国经济界两位权威学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吴敬琏和许小年分别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对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以及十届人代会通过的宪法修订案进行了精辟的诠释。报告会的讯息表明中国经济过热信号明显;当前出现的过分依赖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效率低下增长过快,将无法支撑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及时而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治理此轮过热。改变制度和机制,提高投资效率是面临关口的中国经济的首要课题。

6 月 22 日,来自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马来西亚、捷克、丹麦、日本、波兰、土耳其、墨西哥、瑞士、比利时、秘鲁等各国驻沪总领事、领事、商务官员以及来自各核心企业的高层主管共 400 余人,出席了此次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欧盟驻华使团共同举办的高峰报告会。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前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兼研究部主管许小年博士在其“金融改革和经济展望”主题发言中将此轮经济过热形象的比喻为“没有温度的高烧”, 即高增长伴随着低效率。当前的通胀主要是来源于能源、粮食两大类商品,因此是成本推动型的通胀,而非需求推动型的通胀。 2003 年下半年, 78.5% 的产品供大于求。大规模的生产过量使得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更主要的是通缩,而非通胀。治理过热,提高投资效率,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改变制度、机制。银行改革,证券市场改革及促进民营经济都是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教授则对当前中国国内短期、长期经济政策以及外贸、汇率政策进行了剖析。吴教授认为,“从短期经济的发展情况来说,中国从 2003 年的下半年开始,出现了过热的迹象。 2003 年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都表现出了过热现象的某些症相。”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03 年全年的 GDP 增长,虽然在第二季度受到了 SARS 的影响,但是全年仍然增长了 9.1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 24 %,广义货币增长了 19.6 %。而今年一季度 GDP 增速则高达 9.7% 。

“现在来看,对今年货币供应的形势和宏观经济是不是能够软着陆,我是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但是有不确定性。如果我们能够更多地运用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效果更好。”吴教授说。从长期来看,出现过热的根本原因是效率太低,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推进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改革以提高效率。其中经济改革方面的重点是银行改革。

这次会议受到了与会外交人员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一致好评,称赞中欧为促进世界各国对中国当前形势的理解作出了贡献。与会嘉宾还与两位教授就当前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

发布者:caiji

来源:EMBA招生信息网本页网址:http://www.embaon.com/zhongou/36145.html

  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EMBA招生网 2010-2021 沪ICP备13002341号-17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6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