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十年的持续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的汽车市场,成为令全球汽车制造商们竞相涉足的热土。与此同时,中国汽车产业也正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竞争日益加剧,利润日趋下降。此种局势的变化,必将导致竞争格局的重新洗牌。
10月29日至30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五届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以“中国汽车产业:从合资到全球联盟”为主要议题,邀请国际汽车行业巨头以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
会场全景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教授
上届中欧汽车产业高峰论坛演讲嘉宾、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教授也发来了贺信,祝贺本届论坛的顺利召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教授为论坛作了开幕致辞,揭开了论坛序幕。
本届论坛共分为七个议题,依次为:宏观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汽车业发展;合作与竞争;安全性;零部件制造商;商用车市场;产品与品牌;未来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王洛林教授,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教授,大众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Winfried Vahland博士,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先生、TNS汽车研究北亚区总监Klaus Paur先生等多名汽车行业精英,在论坛上通过精彩演讲,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汽车产业所面临的局势变化及其推动力做了深入探讨。
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先生
大众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Winfried Vahland博士
中国宏观经济与汽车产业链发展
近五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率举世瞩目。2003到2006年,GDP平均增长10%以上,特别是2006年增长11.1%,今年上半年增长11.5%。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王洛林教授指出了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潜在的五大问题,包括经济运行从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资产价格过快增长和金融风险、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并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等五方面。
王洛林认为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国民经济就难以持续快速发展。对此,他有两点建议: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仅仅依靠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是远远不够的;二是要实现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指标,就要下定决心在一段时间里适当降低GDP的增长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王洛林教授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
发布者:caiji
来源:EMBA招生信息网本页网址:http://www.embaon.com/zhongou/36142.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